“真没想到,我的左眼眼轴居然变短了,视力还恢复得这么好!”几天前,来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复查的施先生难掩激动。他双眼两千多度近视40余年,曾因眼外伤和复杂眼底病变陷入视力危机,经谷威院长后巩膜加固、视网膜劈裂修复、白内障晶体置换等一系列手术治疗后,双眼视力提升,左眼视力不仅从术前0.07提升至矫正视力0.5,眼轴也有所缩短。
40 年超高度近视再遇眼外伤,视力危机亟待缓解
施先生双眼均有约2000多度的超高度近视,40 余年来深受视力问题困扰。一年前的意外眼外伤,让本就脆弱的视力雪上加霜,双眼视力明显下降、视物愈发模糊。就医后,他被诊断为 “左眼脉络膜新生血管、眼底出血、黄斑劈裂、病理性近视”,病情复杂。尽管在当地先后接受5次“玻璃体腔穿刺注药”治疗,但视力一直未达预期,眼底病变隐患仍在,视力健康始终处于 “高危” 状态。
为寻求进一步诊治,今年5月,施先生慕名前往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。谷威院长为其开展全面眼部检查,结果令人揪心:双眼均为两千多度近视,右眼眼轴 32.74mm、左眼 33.98mm;双眼均伴有白内障与视网膜萎缩(右眼更严重),左眼还合并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视网膜劈裂。
谷威院长解释,近视超过1000度属于超高度近视,不仅严重影响视力,还会引发视网膜病理性改变,增加眼底病变及各类继发性眼病风险。“若把眼球比作气球,高度近视者的眼球就像被持续吹大、变薄的气球,‘吹爆’的风险(即眼底病变)会大幅增加。”
(正常眼底像与高度近视病变眼底像)
“患者右眼视网膜已严重萎缩,视力几乎无法抢救,当务之急是优先保住左眼视力,避免病情恶化。” 谷威院长强调,眼轴增长是近视的核心病理改变,控制眼轴增长是延缓近视进展的关键。结合病情,她制定分步个性化治疗方案:第一步,为左眼实施后巩膜加固术,控制眼轴增长,为后续治疗打好基础;第二步,待眼部情况稳定后,再处理视网膜劈裂和白内障问题。
谷威院长介绍,后巩膜加固术就像为“岌岌可危”的眼球贴上了一个"生物补丁",阻止后极部的巩膜进行性扩张和眼轴进行性延长。手术作用机理主要有三:一是机械性加强后部巩膜,植入材料与自身巩膜融合后增强巩膜韧性,从根源延缓近视;二是改善脉络膜和视网膜血供,材料融合促进新血管网形成,为眼部补充“营养”,降低眼底病变风险;三是减轻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,改善由于牵拉而导致的视网膜劈裂等眼底病变。
该手术材料有很多种,爱尔英智眼科常用的异体巩膜属于生物性材料,其与人体巩膜组织相似度最高、排斥反应低,效果远优于非生物性材料,是手术的最佳选择。
“除了材料以外,植入位置也很重要”,谷威院长强调,基于多年手术经验,她对后巩膜加固术进行了改良:利用下斜肌止端与眼底关键结构“黄斑”的邻近关系定位,在显微镜直视下将异体巩膜片植入眼球后部,可以完整保护并加固眼球后极部。这种改良不仅大幅提升手术成功率,还能依托患者自身眼外肌、眼球筋膜组织固定移植巩膜片,简化手术步骤,将手术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左右,进一步提升了手术安全性。
后巩膜加固力挽狂澜,视力眼轴均获改善
在做好完备术前准备后,5月,谷威院长顺利为施先生成功实施左眼后巩膜加固术。一个月后,谷威院长再次为施先生开展左眼视网膜修复联合白内障手术,并同步完成右眼白内障手术,术后施先生双眼视力已明显提升。
8月复查时,施先生迎来 “双重惊喜”:视力上,右眼从 0.01 恢复至 矫正视力0.1,左眼从 0.07 提升至矫正视力 0.5,完全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;左眼视网膜复位显著,视网膜劈裂问题成功解决;更令人振奋的是—— 左眼眼轴从 33.98mm “回缩” 至 33.70mm,而未做加固术的右眼眼轴则从 32.74mm 增长至 33.20mm。这一鲜明对比,印证了后巩膜加固术在控制眼轴增长、甚至实现“回缩”中的作用。
谷威院长提醒:高度近视高风险,建议定期检查早干预
“施先生的案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,眼轴‘回缩’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并不常见,这与及时实施后巩膜加固术密切相关。” 谷威院长强调,高度近视(尤其是病理性近视)患者眼球结构特殊,眼轴持续增长会不断牵拉视网膜、脉络膜,易引发视网膜裂孔、脱离、黄斑病变等严重问题,甚至导致失明。
她特别提醒:高度近视患者需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眼部检查(重点为眼底检查),及时发现病变;若出现视力骤降、视物变形、眼前黑影飘动等情况,需立即就医;对于眼轴持续增长、眼底风险较高的患者,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考虑后巩膜加固术等干预措施,以科学手段控制病情进展。